好机遇、好种子、好技术,有利于“保护”冬小
- 编辑:admin -好机遇、好种子、好技术,有利于“保护”冬小
央视新闻:黄花海是我国重要的冬麦区。 9月以来,黄淮海地区持续降雨,降水量偏多,造成大面积播种推迟。大产区如何因地制宜、利用农时播种冬小麦?看看记者对冬小麦主产省河北省的探访。河北省邢台市是冬小麦主产区。当地超过510万英亩的冬小麦播种期有60%以上推迟了7至10天。记者抵达时,当地冬小麦播种已进入最后阶段。农具轰鸣着穿过田野,排成一排整齐的队伍。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指导当地农民分析、准确测定水分状况。为了及时到达晚播小麦生长季节,农业工程师使用早分蘖品种,施用大量基肥和有机肥,培养小麦长出健壮的幼苗过冬。也有利于新机械模型在与时间的赛跑中的应用。目前,河北省邢台市麦田正在种植冬小麦2.2万亩。播种后,农民用小铲子和尺子测量播种的深度。今年,由于土壤湿润,气温较低,播种深度比往年少1至2厘米,以保证更快发芽。如果发现种子播深,应及时调整播种机。小麦晚播可以保证丰收,准确播种优质种子也很重要。播后7~15天是检验播种效果的重要时期,根据苗情做好田间管理。当前由于合作社进行了广泛的审查,其中包括对预种小麦的评估和检查,新的麦田生长顺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