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因货款到账发生争议,硚口法院将作出公正判

新京报(湖北日报)讯(通讯员 林晓)近日,服装店老板刘先生专程来到硚口区人民法院,将锦旗交到了案件调查组唐雷法官手中。横幅上的“公正执法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八个字,既是对法官公正办案的认可,也是对法院依法维护市场秩序、保护商家合法权益的肯定。 2023年至2024年,张某在一家服装店陆续下了价值19万多元的服装订单。基于信任,双方养成了先收货后付款的定期支付交易习惯。但合作后期,张某经营状况不佳,拖欠贷款10万多元。结果,张某单方面坚持要自己付货款。,未经允许将未售出的服装退回公司,且未回应公司后续要求。商业银行经理刘先生将张先生告上法庭,要求其支付10万多元购买产品的费用。 “法官,我周围的商家也都是用货物抵账的,即使发生纠纷,也很少上法庭,刘先生为什么要针对我呢?”在审理过程中,法官得出的结论是,利用财产抵销账目引发的纠纷并不是其管辖范围内唯一的纠纷。这个案例很典型。如果处理不当,可能无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。 由于双方都不愿意调解,法官仔细审查了发货记录、付款明细、聊天内容等材料,全面还原了交易过程,发现双方并未形成“所有未售出的商品由卖家代收”的交易模式,张先生也没有进入该交易模式。与商业银行签订货物与账款抵销协议。法官指出,张先生擅自退货拒绝履行付款义务的行为没有合同依据,也没有法律依据。最终,张某被依法责令在10日内支付余款10万余元,原、被告双方同意和解。 法官随后告诉被告张某:“抵销资产并非不可能,但必须双方同意才可以。”当您从供应商处订购服装时,您将与该供应商签订销售合同。未经允许退货违反诚信原则。企业要想长久经营,必须以“诚”赢得信任。 办一个案子,办一个案子。硚口法院将继续聚焦涉商纠纷案件,发挥典型案件示范作用,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。强化市场主体利益意识,有利于构建开放、透明、可预期、法治化的营商环境。